立陶宛一些人看上去做賊心虛,風聲鶴唳。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等多家立媒和《波羅的海時報》2日消息稱,立陶宛出口商報告說,中國海關似乎已將立陶宛從其系統中移除,貨物無法在華清關。立陶宛外交部稱,正就此事與歐盟進行聯系。
上述多家媒體均援引立陶宛新聞網站“15min”稱,一家向中國出口木材的立陶宛公司在一中國港口被拒絕卸貨。
臺灣“中央社”援引該木材出口商的說法稱,在中國大陸的貿易伙伴無法為他近日抵達上海的貨物清關,因為在當地海關計算機系統內,自12月1日起就不再有“立陶宛”這個國家。這名木材出口商稱,數名中國代理商告訴他立陶宛“被刪除”的消息,而且除了上海,其他港口也有貨物無法清關的問題。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稱,立陶宛外交部也證實,立陶宛出口商在中國正面臨問題。據報道,立陶宛外交部稱:“該部已獲悉立陶宛在中國的產品可能中斷,我們正在與立陶宛公司聯系,我們正在從中方收集有關限制的信息,我們還就歐盟層面的反應,與歐盟委員會進行了聯系。”
近段時間以來,立陶宛方面跟隨美國“起舞”,在臺灣問題上多次發表不當言論,甚至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復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引發中方憤怒。
針對立方這一觸碰中國底線的舉動,11月21日,中國外交部正式宣布將中國和立陶宛的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11月25日,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發布通知:“因技術原因,領事業務自2021年11月25日起暫停。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