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3月23日報道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轉向高質量發展,木材產業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無疑給我國木材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明顯壓力。據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調研數據顯示,有近半數企業反映疫情對其生產影響很大,經營幾近停頓。大多數企業面臨著原材料庫存緊缺、勞動力不足、流動資金匱乏和運價上漲等問題。在木材和木制品出口貿易方面,疫情致使運輸和港口卸貨效率下降,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出口訂單明顯減少。而全球疫情蔓延的風險增大也給企業恢復生產和現金流帶來了不確定性。
為減緩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積極的應對政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改司也印發了《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林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如何更精準地出臺幫扶政策,助推木材產業健康發展,需要準確量化評估新冠疫情對木材產業的影響路徑及政府宏觀經濟應對措施所產生的影響。我們基于木材加工業、家具業、造紙業3個子行業,運用CGE模型進行了評估分析。
受停工停產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木材產業的產出受損較為嚴重。新冠疫情導致木材加工業、家具業和造紙業的產出分別下降2.30%、2.48%和1.91%。其中,企業停工停產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下降起主要作用,使行業產出平均下降1.78%;逐步復工導致的勞動生產率下降使行業產出平均下降0.55%,兩者共同作用導致木材行業產出平均下降2.33%。這主要是由于木材產業作為典型的制造業,依賴勞動力、機器設備等實質的生產投入,一旦一個環節中斷將引發連鎖反應。相應地,疫情過后通過延長工時工期來彌補產能也要依賴于產業鏈各環節的配合,因此對疫情期間產能損失的彌補較為有限。此外,木材產品主要是滿足工業生產、基建、裝飾裝修及家具需求,疫情期間的居家模式對這方面的需求形成了抑制。同時,出口需求的下滑也使得木材加工企業的訂單大量減少,導致木材行業產出萎縮。
疫情推高了我國木材產業的生產成本,產品價格競爭力被削弱。新冠疫情導致木材加工業、家具業和造紙業的產品價格分別上漲0.51%、0.78%和1.03%。這主要是由于受到延長假期和推遲復工等影響,很多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無法正常運轉和盈利。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降低了木材加工品的價格競爭力,這對主要依靠數量增長的我國木材產業將帶來沖擊。盡管居民消費、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的減少對于拉低國內要素價格具有一定影響,但是生產效率下降導致的生產成本提高對推高木材產業的產品價格起到了主導作用。
疫情抑制了我國木材產業的貿易往來,國際市場占有率下滑。新冠疫情導致木材加工業、家具業和造紙業出口分別下降2.07%、3.29%和3.44%。這主要是由于疫情抬高了木材產業的生產成本,導致木材產品出口供給不足,從而降低了木材加工品、家具和紙制品等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值得關注的是,產業鏈的上下游關聯效應也會加大疫情對木材行業的沖擊。例如家具業是出口導向型行業,出口占總產出的比重為39.2%。因此,受到運輸效率下降和貿易成本增加影響,國外消費者對我國家具需求減少,加劇了家具行業產出規模的縮減,從而降低了其對上游木材加工業產品中間投入的需求,導致木材加工業的產出進一步下降。
減免增值稅對緩解木材產業的負面影響較為有效,而投放流動性則會對木材產業出口貿易產生不利影響。目前,對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措施的出臺,能夠緩解木材加工業、家具業和造紙業的產出損失分別為0.28%、0.07%和0.10%。需要指出的是,央行投放市場流動性,主要刺激了建筑業等投資品生產行業的投資需求和產出擴張。相反,木材產業屬于典型的傳統制造業,不屬于資本逐利的對象。市場流動性的增強不僅沒有緩解木材產業的融資壓力,反而抬升了其勞動力成本,使得木材加工業、家具業和造紙業的出口進一步下降6.19%、5.17%和3.97%,從而不利于木材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以上分別從供給側和需求側方面識別了疫情對我國木材產業可能產生影響的路徑,分析了政府實施宏觀經濟應對措施對木材產業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首先,新冠疫情推高了木材產業的生產成本,導致木材產業的平均產出損失2.23%,高于所有行業平均產出損失1.75%的水平,導致出口需求下滑2.93%。其次,政府采取經濟應對措施后,木材產業的平均產出損失為2.61%,較無應對措施提升了0.38個百分點。從采取應對措施產生影響的異質性看,減免增值稅對減緩木材產業的負面影響較為有效,而投放流動性對降低木材產業融資成本的作用有限。基于此,我們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大力推動木材產業供應鏈各環節企業協同復工復產。企業復工復產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配合,如果一個環節卡殼,則可能導致整個鏈條運轉不暢。由于新冠疫情對木材產業生產經營的直接沖擊較大,且通過行業溢出反饋效應對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建議國家林草局在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全面梳理木材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精準打通供應鏈堵點難點,構建產業鏈協同復工“同盟軍”,有效提高全產業鏈復工率。
第二、加大對木材產業出口企業尤其是家具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生產效率下降給木材產業帶來了較高的生產成本,削弱了其國際競爭力。隨著全球疫情范圍的不斷擴大,全球供應鏈將受到沖擊,這會導致我國出口導向型木材加工企業特別是家具企業海外訂單進一步下降。因此,可以通過對木材產業出口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以及簡化貿易手續等,減輕疫情帶來的負面沖擊。同時,注重加強木材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實現由“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第三、進一步減輕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稅費負擔。應繼續針對木材經營加工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減免企業相關法定稅費和服務費,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土地使用稅及社保繳費等,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鑒于木材產業多是以林業產業園區形式存在,應考慮降低園區生產成本,對房屋租金等提供補貼或鼓勵出租方減免租金。
第四、引導社會資金流向有融資困難的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由于木材產業屬于低附加值的傳統制造業,政府宏觀經濟應對措施下,市場流動性的增強對于降低木材產業融資成本的作用較為有限。因此,要針對木材產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專項貸款、專項政府資金、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幫扶政策,鼓勵社會資金流向木材產業相關的實體經濟,幫助木材經營加工企業渡過難關。
(作者:北京林業大學 程寶棟 張金珠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 劉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