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原木出口仍然是被允許的,不少人通過原木出口賺到了錢。由于外匯管制,寬扎兌美元受限,出口木材客觀上也就成了把手里的寬扎現金變現成人民幣的途徑。
2017年,安哥拉政府出臺要求,出口木材必須先加工成方木。2018年新的政策尚未出臺。但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木材開采的監管政策逐步趨緊。2018年初,農林部門更是下令停止伐木,原木運輸和鋸木作業也同步叫停。一經查出,木材即遭扣押和沒收,當事人還將面臨罰款、失去后續申請行業許可的機會。
2018年2月,安格拉各省開始查處違規鋸砍伐和運輸的木材。據安通社2月下旬的一則報道,共有251輛滿載木材的運輸車被扣押,其中被查處最多的省份是寬多庫邦戈,該省有87輛運輸車被扣。按照平均每車裝載30立方米計算,2月份的行動扣押了超過7000立方木材。
在查扣木材運輸的同時,一個由農林部、國防部、工業部、內政部、商務部以及安哥拉央行和稅務總局組成的委員會開始了巡查工作,到各省調研并將確定新的開采許可和授權模式,以加強監管,提高開采森林資源的門檻。巡查將持續到4月底,隨后政府將出臺相關政策。從5月開始,為期7個月的開采季將開啟。
如果政府不能從森林開采中得到可觀的稅收收入,無序的開采又會對環境生態造成破壞,那么重新核準許可以及控制森林資源的開發節奏,是新政府必然要做的工作。
在經濟低迷時期,不少華企轉行做木材生意,為此投入大量資金,購置設備,申請許可。隨著監管收緊,很多人囤積的木材無法運輸,無法出口,取得許可的難度也大大增加了。
此外,許多進入這個行業的新手不了解情況,對困難估計不足。例如,木材運輸必須用六驅運輸車,而有些企業由于租不到車,最后連一車木材也沒拉出來,砍伐投入資金也沒能回籠。業內人士稱,這種現象并不鮮見。
在開采木材風潮涌起的時候,為推動木材砍伐,收購商愿意提前支付定金。而由于政策影響,木材運不出來,今年收購商預付定金就不會那么爽快,這也增加了資金周轉的難度,對于前期有相當投入的企業來說,資金鏈將受到嚴酷考驗。
不少小公司感受到了寒意,紛紛變賣了資產,退出了木材行業。
木材市場的降溫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轉型案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什么當投資木材的熱潮蔚為壯觀的時刻,鮮有人認真評估潛在風險?
在經濟衰退時期,非理性投資形成資產錯誤配置,既造成了社會財富的浪費,也造成投資人因決策失察而損失慘重,同時也加劇了經濟衰退。
在此次木材市場大規模退潮中,也有一些木材加工企業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如從事家具生產的企業。若制成家具,木材的附加價值會大幅提高,而本地加工也節省了安哥拉外匯,創造了就業機會,國家的產業結構也逐步得到改善,因此國家政策會鼓勵木材加工制造業的發展。
未來幾年的時間里,安哥拉在投資保護和引導投資領域時,能否推出足夠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值得矚目。投資保護和優惠政策可以引導資金流向更具長期價值的領域,從而避免投資者因錯誤決策而蒙受損失。對亟需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努力擺脫石油依賴的安哥拉來說,推出有吸引力的產業政策也是應對衰退的恰當方式。
安哥拉市場前景廣闊。中國企業在農業、物流和加工制造等領域具有促進安哥拉產業升級、提供工業化的資金、管理經驗和技術資源的顯著優勢。因此,如果在安的中國企業能與安哥拉經濟發展模式轉型過程進行對接,發展潛力還是十分巨大的。(來源:非洲華僑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