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9月24日至10月5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7次締約國大會上,目前已經投票通過了將整個黃檀屬、刺猬紫檀、中部非洲古夷蘇木屬的三個樹種(Bubinga)列入瀕危管制附錄二。
將全部黃檀屬的物種列入瀕危附錄二,這一決議意味著中國紅木國家標準中的香枝木類(降香黃檀、俗稱海南黃花梨)、黑酸枝木類中的全部八種(刀狀黑黃檀、黑黃檀、闊葉黃檀、盧氏黑黃檀、東非黑黃檀、巴西黑黃檀(位列附錄一的巴西黑黃檀仍保持其瀕危管制位置)、亞馬孫黃檀、伯利茲黃檀)、紅酸枝木類中的全部七種(巴里黃檀、賽州黃檀、交趾黃檀、絨毛黃檀、中美洲黃檀、奧氏黃檀、微凹黃檀)的國際貿易將全部受到嚴格管制!
刺猬紫檀作為中國紅木市場上的“銷量之王”,而目前,刺猬紫檀是包括廣東中山、新會,浙江東陽等紅木家具生產基地眾多企業的主營材質。在今年的5月9日列入瀕危附錄三正式生效,導致其進出口業務一度停頓,主要出口國之一尼日利亞的瀕危出口許可證直到九月初才開始受理。緊接著又在此次CITES大會上將其列入瀕危附錄二,意味著其國際貿易又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管制。
動輒幾百上千年的漫長生長周期,使紅木在一定意義上成為了不可再生資源,只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小,漸趨枯竭,并且其枯竭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此次瀕危大會,可以說是將“紅木”一網打盡,也將是紅木行業的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國家標準的三十三種紅木中,市場用量最大的刺猬紫檀和十六種黃檀屬樹種(香枝木類、黑酸枝木類、紅酸枝木類)列入瀕危附錄二,加上早已列入瀕危附錄二的檀香紫檀(小葉紫檀),意味著紅木國際大勢已去,幾近于無木可用。
2013年,交趾黃檀(大紅酸枝)被列入附錄二,觸動了紅木家具行業材質和價格兩大敏感點,價格一路瘋漲的景象依然讓人印象深刻。此次刺猬紫檀也列入CITES公約附錄二,將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還是個未知數,但是木材商、紅木家具生產企業和消費者,或許都要積極做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