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步入尾月,回顧這一年,國內外木材及木制品市場均遇冷受挫。國內方面,國民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造成木材市場的壓力;國際方面,諸多國家發展減速、包括歐元在內的貨幣不斷貶值、美國大幅提高實木復合地板反傾銷稅率……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木材出口貿易狀況不容樂觀。其中木材貿易大省廣東更是面臨極大挑戰——產能過剩、積壓貨存、價格競爭激烈、產值增幅下降等問題困擾著廣東的木材加工業,讓這個地處南方的省份也感受到寒冬的凜冽。而要度過這個寒冬,木材加工業需要依靠什么?廣東木材加工業又是如何頂住壓力,破局而出的呢?
目前,在結束“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后,統計廣東木材及其加工行業數據發現,國內銷售市場仍然不溫不火。全行業產值和去年相比,無論是累計還是同月相比,雖有增長,但增幅卻明顯下降。前10個月中,廣東木材加工完成87.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34%,但是環比增長幅度僅為0.44個百分點;人造板制造完成340.0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環比增長幅度6.22個百分點;木制品制造完成160.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06%,環比增幅減少12.92個百分點;木質家具制造完成843.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9 %,但是環比增長幅度減少0.52個百分點;竹(藤)家具制造完成27.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52%,增長幅度下降0.32個百分點;造紙和紙制品業的產值完成1757.8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4%,但是環比增長幅度減少0.92個百分點。
總結2015年前10個月數據,廣東省達到一定規模的木材加工企業產值累計達3312.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42%,但是環比增長幅度減少0.6個百分點。從數據不難看出,今年廣東木材及加工業行情不容雷管,連往年的銷售旺季“金九銀十”都沒有給廣東木材加工企業面臨的寒冬帶來回暖起色。
透過現象看本質,造成這些的原因大致有三:首先,因為歐元及一些國家貨幣不斷貶值,造成我國木材出口成本的提高;其次,由于行業價格競爭激烈,導致部分產品產量下降,一些中小型家具企業為了應對來自低價出售的甲醛超標人造板產品的市場競爭,紛紛減少產量,造成了整個行業產值的減少;最后,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加強,對甲醛釋放較高的劣質家具產品開始采取抵制行動,對木材及其加工業的銷售都產生壓力。這些原因均作用于國內木材及加工市場,造成木質家具產量和產值的雙重下降,迫使部分中小型家具企業進入困局,甚至面臨倒閉風險。
廣東木材及其加工業雖然在優質、優價等方面受到沖擊,但在微利經營的時代,廣東堅持品質為王,寧可降低產量、產值,也要保住質量口碑,希望依靠企業的品牌和誠信、產品的質量和水準攻占市場,贏得消費者認可。(作者: 陳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