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東省紅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開展的新國標執行情況專項檢查活動中,發現省城紅木家具市場存在較多問題,其中以假冒材質蒙騙消費者的情況較為突出。這些魚目混珠問題甚至出現在家居賣場中的品牌專賣店里,這一現象在紅木行業中引起不小震動。
8月15日在北園一大型紅木家具商場檢查時發現的問題:
1、張冠李戴——將東非黑黃檀(俗稱紫光檀)標注成烏木,來抬高其價值。
2、玩文字游戲——將產自非洲的可樂豆木材(俗稱非洲酸枝——不屬紅木)標注成酸枝木,來誤導消費者,因為在國家紅木標準里面只有紅酸枝木和黑酸枝木兩個類別。
3、移花接木——將產自非洲的一種亞花梨木標注成柬花,營業員則解釋為柬埔寨花梨木。
4、無知無畏——將非洲產亞花梨木直接標注成花梨木,將俗稱非洲酸枝的一種木材標注成微凹。
5、唯利是圖——紅檀也假冒!將產自非洲的,學名為非洲紫檀(俗稱紅花梨)的一種木材標注成紅檀。
●小知識:將俗稱紅檀和俗稱紅花梨的兩種木材對比,相同點:兩種木材的心材都是紅色的,二者都產自非洲熱帶地區;不同點:紅檀:拉丁名:Swartizia spp 中文名:紅鐵木豆,豆科,鐵木豆屬。紅花梨(俗稱)——蝶形花科,紫檀屬,規范中文名稱——非洲紫檀,該木材新切面血紅色,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氧化后變成紫紅色。該木材密度相對較小,硬度相對軟一些,棕眼相對較大。而俗稱紅檀的木材密度相對較大,硬度相對較大,有較寬的木射線,在木材的弦切面上有時會出現“魚鱗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