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原材料逐漸減少以及一系列國際公約的采伐限制,紅木家居也迅速升格為收藏、投資界的主力軍。而在萊西紅木市場,市民對于紅木家居也是情有獨鐘,以紅木做為原材料的木門等家居市場一直被炒得火熱,所以紅木市場的價格波動此起彼伏,一直都是屬于一種無人管理的狀態。
紅木家居作為中國家居傳統化的代表
深受國人的青睞,近幾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紅木家居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中,同時紅木家居具有復古氣息,因此也成為人們家庭、辦公裝修的首選。近日,就萊西市紅木市場而言,紅木制品頗受市民的喜歡。在青島路一家紅木專營店里,不少市民正在選購紅木家居。“家里放一些紅木家居,上檔次不說,還能體現一個人的品位。
在他們看來,紅木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傳統家居的代表,雖然價格動輒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但這并沒有阻擋住市民購買的熱情。
市場稀缺使紅木制品成投資界主力軍
紅木家居也迅速升格為收藏、投資界的主力軍。據了解,隨著人們收藏的熱度越來越高,紅木制品的逐漸稀缺性也具備了一定的收藏價值。就目前國內形勢較好的紅木而言,不同品種的紅木其收藏價格也各不相同。其中,亞洲紅木質地結實,生長周期慢,因此亞洲紅木的價格也比較高,其收藏價格也就越高,最受關注的就是中國的海南(樓盤)黃花梨和印度紫檀。
紅木儼然成為業界投資的主力軍,然而,以往都是由一定經濟實力投資者選購和收藏紅木,而現在一些70后、80后的工薪階層也加入其中,在把紅木當做裝飾物或者家具的同時 ,更視其為一項重要的收藏。
紅木門等產品現可循規蹈矩
一套紅木家居動輒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如今已不是新鮮事,但紅木多達30多個種類,價格也千差萬別,加之消費者缺乏辨別能力,市面上,紅木產品不規范的標稱、虛假標稱等時有出現。近日,廣西質監部門發布《紅木家具及其工藝品產品標識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要求紅木與名貴硬木工藝品產品必須統一標識的內容和格式,以促進紅木與名貴硬木工藝品市場的規范化,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近年來,紫檀木、黃花梨木、烏木、花梨木等紅木制品,楠木、綠檀等名貴硬木產品都深受市民青睞,價格一路走高。”《規定》起草專家介紹,由于銷售熱潮的興起以及消費者欠缺木材識別知識,有些商家對紅木及名貴硬木工藝品不進行規范標注,渾水摸魚侵害消費者利益。去年,自治區質監部門對南寧、東興、憑祥的紅木進行質量抽檢,總體合格率僅為70%。但因廣西尚沒有出臺相關產品標識的地方標準,給市場監管工作帶來較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