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下大紅酸枝木材家具產銷兩旺,成品家具多次提價,同時——
木材價格的波動勢必影響到成品家具,大紅酸枝原料受到政策約束而漲價,從而引發了連鎖反應,大批木材商緊急囤貨,家具商連番提價,消費者恐慌購買。收藏周刊記者近日從多個紅木家具的生產廠家和賣場了解到,自從新《CITES公約》正式生效之后,從6月份至今,成品家具價格就經歷了多次提價,平均漲幅在30%-50%。
成品家具漲幅保持在30%-50%
在紅木家具業內,黃花梨、紫檀、紅酸枝向來有“三駕馬車”之稱,各種木料的價格態勢以它們馬首是瞻,其價格走勢一直被業內當做是反映行情冷熱的“晴雨表”、“溫度計”。近年來,因黃花梨、紫檀資源的枯竭和價高不下,大紅酸枝逐漸成為高端紅木的消費主流,其行情變動對整個市場、行業的影響也更具全局性。而在家具的制造、銷售領域,也可窺見大紅酸枝的“地位”。
從記者近幾日所了解的信息來看,大紅酸枝成品家具幾個月來的價格波動較大,但漲幅基本保持在30%-50%之間,有個別超過80%,出現這些價格差異也有幾方面的因素。
廣州琶洲吉盛偉邦一品牌紅木賣場負責人許先生透露,對于沒有存料、沒有工廠的商家而言,價格漲得更厲害,他們會因為原料價格的波動受到最大影響;其次,按照現在的情形,可以預見的是,大紅酸枝勢必會成為“高端紅木的主流”,有存料的商家不再大批量制作成品家具,因為如果算上木材、制作成本,以現在的成品價位看并不劃算,甚至不如直接銷售原料。“畢竟把成品提到太高的位置,消費者未必能接受。”
同發紅木的負責人陳碧華對此也表示認同,他說,市面上已經很少有大批量的大紅酸枝原料,如果原料價格再持續變動,商家就會觀望,終端消費者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賣場稱將根據原料再調整價格
目前,行業普遍反映木材、家具產銷兩旺的情形,但家具的漲價相對滯后。萃雅軒藝術館負責人姚健材解釋,原料在第一環節,反映到市場有一個過程,所以有個過程,漲幅也沒有原料那么大,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就算木材價格平穩,也難以保證家具不再漲價。他同時透露,前幾個月的家具銷量不錯。
記者走訪賣場也發現,商家漲幅不一,甚至有的表示,原料價格持續上漲,賣場馬上會再調整價格。吉盛偉邦一紅木商家許先生就表示,在半年前,一套大紅酸枝“明式牡丹沙發十件套”售價在二十六七萬元,現在沒有40萬元以上他不會出售,加上現在離春節還有段時間,不排除家具繼續漲價的可能。
不過,在這輪漲價風潮中,有商家提醒,有敏感性的商家早已嗅到商機,趁全面提價之前收購大批量家具,甚至有商家以次充好。東方經典陳飛也表示,有人將微凹黃檀冒充大紅酸枝,使得一些對木材不甚了解的人士上當受騙。
“消費者在選購時必須帶著‘火眼金睛’,看材質、看工藝”,商家許先生提醒,比如,是一塊板還是多塊板拼接,這兩者制成的家具都會有較大的價格差異。
廠家對大紅酸枝家具謹慎下單
從事紅木制作多年的王先生告訴收藏周刊記者,家具行業是一個相對專業的領域,對于想專注于紅木家具收藏、投資的人,首先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包括分辨原料材質、熟悉工藝流程等等。此外,若沒有充足的資金,沒有充足的原料儲備,也難以長期堅持大紅酸枝的家具制造。
“很多廠家對大紅酸枝家具都采取謹慎下單的態度。”同發紅木負責人陳碧華強調,作為一個品牌企業,信譽很重要,現在高端紅木也流行定制,但原料的波動讓企業很被動,比如說買家在支付訂金之后,原料上漲,那些沒有存料的廠家就潛藏很大風險,若是信譽不好的廠家,可能會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因此,他提醒消費者,一定要到有信譽的品牌店去購買、定制家具。
王先生同時表示,有些商家已經轉型做木材商,一來利潤高,二來原料更容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