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中國家具協會主辦的“首屆當代中國紅木家具精品拍賣會”在京舉行,這是中國近10余年來,首次匯聚近50余家紅木百強企業的拍賣盛會。拍賣會這種形式逐漸被業內人士關注,并成為眾多作派、協會、企業售賣紅木家具的新寵。
浙江省東陽市雅典紅木家具廠(即雅典紅木)董事長包海深甚至預言:“精品高端紅木家具以后定會走拍賣這條路線,也就是說企業會逐漸開始自主舉辦拍賣會。”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采訪了多家紅木家具企業并咨詢了業內人士的意見,總結企業自主舉辦拍賣會并不是山高路遠而不可實行的事情。只要看清形勢、做足準備,拍賣會是可以進入企業的。
追溯:紅木家具拍賣之路
1994年,北京翰海舉行首屆拍賣會,在古董珍玩專場出現了8件明清家具,首次拉開了古典家具拍賣的帷幕。從此,20年的時間,古典家具拍賣從無到有,從最初的參拍配角到現在的專場主角,迅速發展。
2011年,福建東南拍賣行在全國首創當代高端紅木家具拍賣,獲得了收藏界和紅木界的關注,打開了當代高端紅木家具走向藏品的大門。此前,當代紅木家具拍賣大部分是以特定的家具系列為專場,譬如“簡約雋永——明式黃花梨家具精品”等;或是以人物為主角的拍賣專場,如伍炳亮、田家青等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專場拍賣會,電影導演李翰祥私人收藏專場拍賣會等。
今年7月,在中國家具協會的努力下,舉辦了“首屆當代中國紅木家具精品拍賣會”,20多位大師、50多家企業以及協會參與了此次盛會。此起彼伏的競拍槌聲撞擊了越來越多從業者的心靈,紅木家具行業對于拍賣會的關注度大幅提高。
展望:拍賣有望走進紅木家具企業
“從長遠來看,紅木家具拍賣非常有利于企業品牌的建立和傳揚。”浙江東陽紅木家具市場總經理劉春林說道。縱觀當前紅木家具市場,多種因素都將成為企業自主舉辦拍賣會的助推劑。
首先,定位于高檔紅木家具市場,走高端化精品生產之路的企業,他們的銷售對象多為投資家、收藏家等少數高端消費者,無法大量出貨,因此無法走經銷商加盟這條路線,如大清翰林、伍氏興隆等大師作品企業。而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直銷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企業需要尋求新的銷售模式,而拍賣模式正好符合高端精品的路線。
其次,拍賣行在一定程度上起著行業晴雨表、方向標的作用,是企業產品走向高端奢侈品、藝術品、收藏品的必經之路。在藝術市場,評判某件藝術品的市場價值時,除了要考慮作品的升值性、藝術性等因素外,其拍賣場上的成交價格成為藝術作品市場價值最具參考性的指標之一。
同時,在藝術品市場大潮的推動下,加上中式文化的回歸,紅木家具逐漸成為藏家追捧的焦點,在拍賣會上屢獲成功。而且無論是各作派、協會,還是企業本身都開始對紅木家具拍賣表現出較大的興趣,都為紅木家具企業舉辦自主拍賣會做好了鋪墊。
收藏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物質增收,更有精神上的愉悅和寄托。一點一滴、一雕一刻,紅木家具已經成為繼字畫、陶瓷、珠寶等之后的又一收藏熱點,備受世人關注。因此,在市場行情激增的情況下,企業自主拍賣會或將成為現實。(來源:第十八期《品牌紅木》雜志 羅杰∕文 陳敏儀∕編輯)
(責任編輯:黃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