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夏季紅色高溫時期,木材行業也逐漸步入傳統銷售淡季。近日,記者在走訪東莞吉龍木材集散市場的時候發現,市場門庭冷落,少有裝卸車作業。據雙發木業的周總反映,這兩個月以來,由于下游家具工廠訂單量明顯減少,嚴重影響到了木材的銷售量。
木材銷量減少
自進入6月份以來,下游家具市場便開始逐漸轉冷。而隨著傳統淡季情緒的不斷深入蔓延,至七月份,家具銷量下降至谷底。在這種情況下,下游工廠普遍放慢腳步,開工率明顯下降,對木材的需求量持續減少,繼而導致了木材現貨市場交投氛圍冷清不堪。記者在雙發木業了解到,今年以來,雖然國內樓市有所回暖,對木材市場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效果卻是微乎其微,反倒是由于歐美地區經濟復蘇緩慢,對家具等木制品的需求遲遲不見增長,再加上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家具出口企業成本相應提高,家具出口競爭力不斷下降,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導致國內家具等木制品出口疲憊不堪,木材市場因此難以有效回暖。
據專業經營東北材的億達木業的黃總告訴記者,東北材家具作為出口的中堅力量,在形勢旺熱的年份,用于出口的占據總產量的70—80%左右。但是,從去年下半年至今,東北材家具的出口量持續處于不斷減少當中。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家具商家開始將目標轉移到國內,由出口轉為內銷。然而,由于國內市場仍然處于較為強力的樓市調控當中,剛性需求較為有限,大量的東北材家具轉而涌入國內市場,致使國內市場嚴重飽和。在這種情況下,下游家具工廠為了減輕庫存壓力不得不被迫減緩甚至停止家具的生產,東北材的銷量自然遭受重創。
“從今年上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木材行情的冷清程度較去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廠家接到的訂單比去年同期明顯減少?!秉S總表示。
綜合成本高
下游市場需求偏少,行情冷清已經讓木材經銷商“壓力山大”,然而,讓眾多商家更苦惱的是,木材的生產成本正在不斷攀高,特別是對于專門經營中低端木材的商家來說,生產成本的高漲無疑給商家帶來更大的經營壓力。
據興達木業的負責人反映,自今年以來,不管是加工、裝卸、倉庫租金、運輸、人工等費用都在不斷上漲。其中如加工費用較去年上漲了3—4元/立方米;裝卸費用則由去年的10元/立方米,上漲至12元/立方米;人工費用則比去年上漲了10%左右。將各項綜合起來計算,一立方米木材的成本較去年上漲大約10%左右。
“雖然木材生產成本上漲了,但是銷量不升反跌,商家不敢輕易上調價格,只能自己內部自行消化,利潤不斷下滑,甚至有不少商家為了保證資金的正常流通,以成本價或者低于成本價的價格甩貨拋售?!庇猩碳曳从车馈?
高壓下商家的自救之路
雖然外界宏觀環境整體低迷,但是商家也不會坐以待斃,在保持產品的正常經營之外,再兼營高端硬木、紅木,或是工藝品等利潤相對較高的產品,是目前多數商家的“降壓”方法之一。雙發木業的周總告訴記者,中低端木材利潤微薄,主要靠走量為主,對市場較為敏感,外圍環境稍微變冷清,銷量便很難得到保證。而高端木材對市場的敏感度則要稍弱一些,出貨量相對穩定,只要外界環境不是特別萎靡,高端木材就能夠保持一定的利潤,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因此兼容高端木材不失為企業規避風險的方法之一。
后記:記者走訪了吉龍整個木材市場之后了解,由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復蘇不如預期,多數商家對今年木材市場的整體形勢難以看好。有商家表示,上半年大嶺山家具的訂單較去年減少超過10%,這也從側面上表明了國內木材市場正經歷“熊市”行情,市場悲觀情緒籠罩。但是不管怎樣,有高潮便有低谷,相信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逐漸回暖復蘇,木材市場將重新迎來春天。
(責任編輯:黃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