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林業廳副廳長辛福智接受了齊魯網和山東省政府網聯合打造的《政地有聲》欄目采訪。采訪中談到下一步山東省林業生態建設的工作打算時,他表示今后一個時期,是加快山東省林業改革發展、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山東省林業廳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綠色山東和生態山東建設為目標,加快林業改革步伐,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加大生態產品供給保障,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強依法治林和科技興林,大力繁榮生態文化,全面開創現代林業建設新局面。著力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實施工程帶動戰略 加快造林綠化步伐
山東林業生態建設的基本情況是森林資源少,生態公益林更少,生態環境脆弱。要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綠色山東建設目標,需要謀劃啟動實施一批省級林業重點工程,按工程建設標準投資施工,通過大工程帶動大發展,推動全省林業建設提質量、上水平。
一是荒山灘綠化攻堅工程。利用3-5年的時間,將適宜造林的375萬畝荒山全部綠化,對不宜造林的117萬畝裸巖實行封山育林育草,對25度坡以上的95萬畝坡耕地退耕還林,并對地堰地邊進行綠化。對183.6萬畝的宜林荒灘進行土壤改良,盡快實現綠化。
二是綠色通道和平原綠化提升工程。對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縣鄉道路綠化,插漏補缺,升級改造,大力營造混交林,栽植彩色樹種,突出景觀效果。建設完善高標準農田林網,適宜林網的農田全部林網化,為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生態屏障。
三是森林撫育經營工程。加強現有森林撫育經營和疏林地改造,改善林種樹種結構,提升森林的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加強森林防火預防、撲救和保障體系建設,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體系建設,“十二五”末全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2.5‰以下。
四是城鄉人居環境綠化工程。以森林城市、綠化模范縣、綠化示范村鎮創建為平臺,積極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城市做到見縫插綠,大力營造環城林帶、穿城林帶和城中森林。農村搞好圍村林等村莊綠化,保護好獨特的鄉村風貌。新建社區要留出足夠的造林綠化用地,“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省級綠化模范鄉鎮社區200個。
五是水系生態建設工程。重點推進河流、湖泊、水庫、大型干渠和沿海綠化,構建綠色廊道和生態保護體系,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對改為它用或功能退化的濕地,實施濕地還原、生態補水、生物水質凈化、生態自然修復等措施,逐步恢復濕地功能。
發揮市場拉動作用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造林
深化林權改革,按照“政府規劃、流轉土地,市場化建設、林場化管理”的模式,大力加強民營生態林場建設,讓企業、大戶擔當造林主體,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林業生態建設。充分利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加強引導扶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地的產出效益,依靠產業逆向拉動增加森林資源。
堅持科技創新 提高造林綠化的質量和水平
加強科研攻關,盡快突破瘠薄山地造林、鹽堿地造林、森林重大病蟲害防控等技術。加強良種引進、選育與推廣,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提高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加強基層林農培訓,繼續開展科技下鄉和科技特派員行動,不斷提高林農科技素質。
落實完善政策法規 為林業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林業立法工作,盡快修訂出臺《山東省森林防火管理規定》(修訂)、《山東省林木種質資源管理條例》和《山東省森林公園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加大林業執法力度,嚴格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落實造林優質苗木、中幼林低產林撫育補貼和林木良種補貼制度,擴大對林業生態建設的補貼范圍。積極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探索實行森林保險政府補貼。落實全民義務植樹責任,創新組織形式,提高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
(責任編輯:黃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