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木材非法走私活動都是令全球各國頭疼的話題。木材走私會導致國家收入的損失,對森林資源造成嚴重破壞,同時還擾亂了正常的貿易秩序。
盡管相關部門一直在加大對走私木材的打擊力度,嚴厲禁止任何形式的走私或隱匿進出的貿易,但這未能制止和控制木材走私事件在全球各國發生。
近年來,在政局動蕩以及疫情等多因素,給走私團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木材資源被亂砍濫伐,全球木材走私案越發猖獗。
西伯利亞多起木材走私案件立案
近日,西伯利亞海關總署(俄羅斯聯邦海關總署的一部分)公布了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走私木材的事實提起了幾起刑事訴訟。
2021年夏季,西伯利亞海關從伊爾庫茨克地區清除了超過 20 萬立方米的非法采伐木材;阻止了 64 個鐵路集裝箱中的木材走私;打擊了一個在 2016~2021年期間向中國非法出口了價值 14 億盧布木材的犯罪集團。
尼日爾起訴百名非法伐木者以解決森林砍伐問題
尼日爾是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內陸國,在非洲的中西部。該國森林資源貧乏,林業產值僅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8%。
此前,尼日爾州擁有 100 多個森林保護區。然而,由于非法砍伐森林活動,如今僅剩98個。伐木者的非法活動,進一步消耗了該州本就緊缺的森林儲備。為此,當地部門正在與聯邦部門和其他國際組織合作,以重新填充森林保護區并阻止森林儲備的進一步枯竭。
贊比亞查獲 30 公噸非法木材
眾所周知,贊比亞森林資源豐富,是非洲森林面積最大的五個國家之一,全國森林覆蓋率約為67%。
近年來,贊比亞不斷擴大木材出口禁令的范圍,并加大對非法木材走私的打擊力度,以遏制禁止、非法和其他跨國犯罪的木材貿易。可盡管如此,這種現象似乎沒有好轉。
8月25日贊比亞稅務局(ZRA)發布聲明稱,在該國首都盧薩卡,贊比亞當局查獲了約30公噸運往出口市場的非法紅木原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