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月10日電(記者魏蒙)9日,在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江門美木美工紅木家具公司內,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廣作紅木秀”:技工以“廣作榫卯”為核心,展示區域內紅木家具企業近年一直堅持的生產標準:榫卯造,不摻假,不打鐵釘。
記者在現場看到,從該區會城仁義街到新會大澤鎮的一條長達十里的長街里,正在崛起一個“紅木文化小鎮”。在這條長街中,集聚了3000多家紅木家具企業,年產值達100億元。不但有一批產銷平臺,而且圍繞這些平臺形成了古典家具產業集群。
說起這個產業,江門美木美工紅木家具公司總經理張朝宏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在20世紀30年代,新會會城街便有上百家“廣作”家具作坊,從業人員達數百人。至20世紀70年代,許多鄉村民家里還藏著幾十年、甚至百多年的古舊家具,這些家具是用紫檀、黃花梨、烏梅、酸枝等紅木制作而成,不但成為“廣作家具”的傳承載體,這也是新會紅木家具產業發展的基礎。
重視工藝傳承,是新會紅木應對市場變化的一種利器。特別是立足榫卯造,使這里更重視家具的器型、工藝、創新等,并使之逐漸取代材質,成為判斷家具名貴與否的標準。
“我們一直重視工匠的培養和工藝的傳承,特別是堅守著榫卯造,不摻假,不打鐵釘。”張朝宏兼任了江門市新會大澤紅木家具商會副會長。他認為,正是因為有如此堅守,新會紅木產業不但保持了平穩的發展態勢,而且整個集群展示了新風采:向紅木旅游文化小鎮方向發展。
目前,“紅木文化小鎮”已經建立了新會古典家具展示超市、新會古典家具文化博物館。小鎮內的新會紅木家具城建成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該景區被江門市旅游部門評為“2016江門市特色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