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紅木的人,肯定知道榫卯工藝對紅木家具的重要性,那跟用釘子有什么區別,為什么不行?
其實這并不單單是紅木制品質量標準中有要求,在實際的運用中,使用鐵釘也的確給紅木家具造成十分大的傷害。另一方面確實是榫卯工藝作為傳統工藝之一,而現在大多商家為了省時省力,用釘子來進行拼補,或直接全部用釘子來連接,這樣制作出來的家具真的還會和流傳了上百年的家具一樣嗎?
今天,小檀就帶著這些疑問,具體的來分析,到底為什么紅木家具不能用鐵釘。
1.一種傳統,一種約定俗成
榫卯是什么時候就有的?這個答案是在7000多年前,也就是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榫卯了。
這種技藝經過不斷地發展和再創造,技術和工藝都已經相當純熟,在后來家具的制作上也是展示的淋漓盡致,所以說榫卯是屬于中國的獨特技藝。而紅木家具是結合了這個精湛的技藝以及數千年的朝代文化所融合而成。
中式家具不使用鐵釘,是一種傳統,是約定俗成的,是優勢的延續和發揚光大,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稱之為傳統家具,榫卯結構是核心。
2.使用壽命長,榫卯組件不易老化
榫卯結構對比釘子結構,或者使用釘子拼接而成的家具來說,在使用壽命上,榫卯結構是占據上風的。
首先,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紅木與紅木之間高與低、長與短的巧妙組合,這種組合能夠讓木材之間不會發生移動或者錯位,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
其次,金屬容易銹蝕或氧化,像我們的紅木家具,是具有傳承性,使用幾百年上千年都依舊充滿價值,并且可以留給子子孫孫,造福后代。許多明式家具距今幾百年了,雖顯滄桑,但木質堅硬如初。
如果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家具,很可能木質完好,但由于連接的金屬銹蝕、疲勞、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這樣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用榫卯結構的紅木家具優勢,一下子就凸顯出來了。
3.榫卯結構的家具便于維修
像我們使用的家具,如果想要長期的使用的話,都是需要售后維護的,特別是紅木家具這種價值高的家具,更是不能忽視了后期的保養和維護。
在紅木家具發生部件損壞或者配件發生活性變化的時候,將老舊的紅木家具配件,用榫卯結構進行正確的拆分,換上合適的新配件就可以。
但是,如果用鐵釘連接的家具,做這種拆卸更換就不像榫卯結構家具來得容易,用鐵釘一般都需要家具整個部件更換,如果要將鐵釘等拆分出來,反倒造成家具的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