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務院公布《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政策的出臺實施,我國全面停止內蒙古、吉林等重點國有林區商業性采伐,這意味著自此以后下游市場難有東北木材新貨供給,市場空間逐漸萎縮。筆者清楚地記得,當時有不少商家向記者反映,東北木材市場空間的不斷萎縮所騰讓出來的市場份額將會迅速被俄羅斯木材市場占領,畢竟東北材與俄羅斯材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兩者可以相互替代。那么,一年之后,俄羅斯材是否強勢發力并且奔向“人生巔峰”呢?
記者實地調研考察發現,事實卻是不一般,尤其是在廣東市場。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俄羅斯原木鋸材合計進口2268萬立方米,占中國木材進口量的26%。2015 年全年中國進口俄羅斯鋸材增量明顯,進口量943萬立方米(占鋸材進口總量的 35.5%),同比增長19%;2016年1-2月,綏芬河口岸原木進口量63.5萬立方米,同比上漲5.9%。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材依然牢牢地占據著我國木材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在廣東市場上,俄羅斯木材似乎存在著“水土不服”的現象,記者在走訪東莞中堂魚珠木材市場、東方興業城、厚街吉龍木材市場等幾大市場的時候發現,專業經營俄羅斯木材的商家屈指可數,而且近兩年來俄羅斯木材市場的表現也難以令人滿意,與前幾年的旺熱行情相比相差甚遠。行業人士指出宏觀經濟形勢嚴峻、過高的運輸成本、可替代材種多等因素限制了俄羅斯木材在廣東市場的發展。
宏觀經濟形勢嚴峻制約其市場表現
據記者調查了解,在俄羅斯眾多材種當中,樟子松和樺木在廣東市場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也是最受廠家親睞的兩個材種,據行業人士保守估算,廣東市場俄羅斯樺木年銷量大約在20萬立方米,樟子松的年銷量為35-40萬立方米。然而在股市震蕩、樓市低迷等一系列消極因素的制約下,家具行業持續走跌,原材料交易首當其中,輝騰木業的潘經理在接受木材王國記者表示,往年行情較好的時候,每家企業的俄羅斯樺木的出貨量一年大約在6000-7000個立方米,樟子松的出貨量則基本都是過萬個立方米,而2015年俄羅斯樺木的成交量萎縮至2000-3000個立方米左右,樟子松的行情相對好一些,但也只有7000-8000個立方米。
“家居業過分慘淡對木材市場造成的沖擊相當嚴重。形勢較好的時候,下游家具商家囤貨意愿相當濃厚,采購的時候基本都是大批量采購,而且木材經銷商也相當愿意賒賬給家具商家,資金的回籠速度也相當快,周期基本在一個月左右。然而,目前的情況卻是家具企業‘倒閉’、‘關停’、‘破產’、‘虧損’等消息動搖人心,其短時間內根本難以償還木材商的貨款,欠款一拖再拖,不少木材經銷商被拖怕了,于是干脆只做現金交易,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木材的出貨量造成消極的影響。”商家表示,“近年來木材行業快速增長,產能擴張太快,導致消費跟不上,提前透支了行情,那種暴漲其實很不理性,不符合市場規律,現在行業回落也很正常。”
運輸成本過高,廣東市場俄羅斯價格競爭力偏低。
據翔港木業的負責人反映,俄羅斯木材最大的成本問題莫過于運輸成本過高,比如樟子松,一般情況下都是從滿洲里走鐵路到營口,再從營口走海運到廣東市場,運輸距離相當遙遠,幾乎穿越了整個中國的南北,運輸費用自然不低,一個立方米的樟子松運輸費用高達300元/立方米;闊葉材如運輸成本更加高昂,一個立方米的闊葉材運輸費用在400元/立方米左右。如若遇到某些商家為了縮短運輸時間而選擇鐵路公路的聯運方式,運輸成本更是高得難以讓人接受。過于昂貴的運輸費用導致俄羅斯木材的市場銷售價格明顯偏高,缺乏性價比,因此也難以受到中下游商家的青睞。
可替代材種多,材質優勢不明顯
據了解,俄羅斯木材的替代材種相當多,除了東北材之外,北美材、歐洲材等地區材種的材性跟俄羅斯材也有很高的相似度,都是可以相互替換的。如柞木跟紅橡、水曲柳跟白蠟木,此外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換的還有樟子松跟芬蘭松、南方松等。冠林木業的張經理介紹,實際上東北木材市場騰讓出來的市場空間并非完全被俄羅斯材占據,歐美材在搶占東北材市場空間的時候同樣“毫不手軟”,同時在兩者的市場競爭中,歐美材有著更為優越的市場競爭力,如價格、等級等,這一點在樟子松、芬蘭松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國內銷售市場上,樟子松板材普遍帶有白邊,且有大小頭,而芬蘭松則是完全無白邊、無大小頭,出材率相對較高。
此外,自去年以來受到多方面消極因素的打擊,非洲、東南亞等地區木材的價格一路狂跌至谷底,不少材種的價格已經跌至與俄羅斯木材同等價位,有的甚至更低。這使得原本“相安無事”的兩個地區的材種出現了不怎么友好的交集。有商家表示,非洲材以及東南亞材的穩定性較好,材質緊密,比重大,原木筆直出材率較高,這是俄羅斯材等高緯度材種所不能比擬的。在同樣的價格下,下游家具商家自然會更傾向于非洲材和東南亞材。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當中,可替代材種繁多的俄羅斯木材難有‘鶴立獨群’的市場競爭優勢,市場的抗擊打能力并不強。”商家反映到。
記者觀察:整體上來看,東北木材市場空間的萎縮并沒有給俄羅斯材帶來極大的利好,尤其是在現階段整體行業增速放緩,市場一片哀嚎的情況下,俄羅斯木材市場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不過,困難和機遇永遠都是并存的,在廣東市場上,俄羅斯材并非毫無機會。業內人士反映指出,俄羅斯木材要在廣東發展壯大,首先可從降低運費方面入手,能走海運就盡量不走陸運,同時選擇從一些優惠力度較大(如對“海鐵聯運”“公水聯運”集裝箱業務等給予相應補貼)的港口進行報關,降低相關費用。
其次,加大推廣力度。在廣東市場上,目前不少消費者對俄羅斯材依然存在誤解,覺得俄羅斯材與東北材質量基本相同,且價格比東北材要高不少,不值得。但實際上,比起東北材,俄羅斯具備著結疤少、出材率高等優點,因此木材貿易商應加大力度推廣俄羅斯材,讓消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俄羅斯木材才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十三五發展目標中提到了"綠色"和"開放"的發展理念,木材市場和木制品實木家具息息相關,而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制品市場必將拉動木材需求。相信未來俄羅斯木材市場將會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