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旦后至春節前,筆者走訪了京、津、冀一帶紅木家具市場,發現大多數從業者對未來茫然無措。不少人反映:因為剛剛過去的2014、2015年市場變化過大,人們尚難發現對前景抱樂觀態度的跡象。
春節過后,在采訪伍氏興隆的過程中,筆者眼前卻一亮:伍氏興隆門店正月初五就早早開市,而且迎來開市大吉。據多名員工反映,在不少同行感嘆過去的熱銷勢頭難重現的時候,該企業2015年的經營狀況仍好于2014年,發展勢頭良好。
紅木行業為何會冰火兩重天?其中隱含著怎樣不同的機遇或奧秘?在新經濟形勢和新的市場條件下,伍氏興隆有哪些經營方略值得借鑒?其膽識和眼光能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啟示?筆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伍氏興隆董事長伍炳亮先生——
正月初五即開市,春風喜盈伍氏門
筆者正月初十上午來到位于廣東省臺山市S273省道邊的伍氏興隆門店,看到店里正有客戶在看家具。一位中年男子當著筆者的面用粉筆在一扇紫檀屏風側框上輕輕寫下“宋記”兩個字,爾后笑著對店內導購小姐說:“這件屏風和旁邊的寫字臺我很喜歡,寫上我的姓氏作個記號,不要再賣給別人了。”
類似的一幕筆者在幾年前就曾在伍氏興隆店里見過,這說明消費者對伍氏作品的熱愛與追捧一直持續不斷。據筆者了解,北方不少紅木賣場正月初十后才開館,更有一些店面打算過了十五才正式營業。而伍氏興隆的員工告訴筆者,他們正月初五就開市了,而且開市大吉,當天就簽下了兩個大單。中國老傳統歷來講究“喜盈門”,伍氏興隆憑借良好的作品、極高的信譽度和品牌吸引力,第一天就迎來了開門紅,良好的開端往往預示著來年的紅火。
抱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對整個行業未來發展走向的關注,筆者接下來預約采訪到了素有“嶺南魯班”之譽的行業領軍人物伍炳亮先生。伍先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中國紅木市場趨勢及伍氏興隆經營方略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剖析——
競爭分不同層次,選擇和定位很重要
“如果說伍氏興隆在目前市場條件下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仍然發展得很穩健,那么第一點就是:我們與行業大多數廠家之間的白熱化競爭拉開了距離。”伍先生開門見山地說,“因為不想與大部分企業進行競爭,我們在提高作品檔次上下足了工夫。檔次提高后競爭者自然就少了。現在大多數廠家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更傾向于買便宜木材,從減少材料成本壓力角度看這是對的,但是還應該想到,越買便宜木材越同大量小廠造成競爭,使競爭白熱化。所以,我們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決心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第一:提升設計制作水平;第二:作品升級,堅持走精品、藝術品之路,多定位于高端木材,以海黃、越黃、小葉紫檀和老紅酸枝為主,減少低檔木材。
“去年國慶前在深圳論壇上我說過,2015年我把投資資金中的70%用于購買海南黃花梨木料,30%用來買越黃、紫檀、紅酸枝。這使我們在同行中擺脫了競爭困境,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道理很明顯:要想擁有勞斯萊斯級別的客戶,你必須得有勞斯萊斯級別的作品。因為經濟低迷的時候,有經濟實力的高端客戶基本不會受影響,他們該消費還會去消費。但普通客戶的購買力和消費水平會受很大影響和沖擊。
伍炳亮表示,“任何行業的競爭都會經歷不同的層次。有些小企業為了生存,為了回籠資金周轉,迫不得已將產品大賤賣。我到過某些紅木產區,看到他們零售大甩賣的價格,很驚訝。有人看了說他們這種行為真是要錢不要命——要用產品換回人民幣就不顧本錢了,虧錢也要把它賣出去。這樣就搞得市場亂套了,對整體市場造成了惡性循環。這從中說明企業定位的重要性。”
伍炳亮說:“客戶們多年來普遍反映伍氏興隆的作品升值空間大,這和我們的準確定位分不開。在許多情況下,我覺得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做好定位和不做定位完全不同。我們在2015年能夠平穩度過,甚至比2014年要好,證明離不開定位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