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在大連口岸實施新型進口木材檢疫處理技術創新,4月21日上午,微波介電加熱原木檢疫處理項目技術方案說明會暨項目開工建設啟動會在大連港集團召開。此次會議的順利召開,為下一步項目的順利開工建設奠定基礎。
自2014年9月16日大連港集團、清華大學和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國家質檢總局共同簽署了《關于建設大連口岸微波介電加熱檢疫處理項目合作備忘錄》以來,為落實合作備忘錄要求,在集團和股份公司的統一部署下,大港集箱與清華大學研發團隊加速探索并推進新技術的研發創新工作,擬通過微波介電加熱實施集裝箱裝載木材檢疫,以替代傳統的對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溴甲烷熏蒸處理方式。目前,已經成功完成縮小比例實驗艙試驗,項目研發實驗效果良好,技術方案已完成,已具備開工建設的條件。為此,特邀請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窯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保稅區管委會相關領導、以及清華大學項目組專家、木材企業代表等出席了此次微波介電加熱原木檢疫處理項目技術方案說明暨項目開工建設啟動會。
會上,項目研發團隊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航天科工三院35所等專家分別對技術總體合成方案、木材質量控制理論以及保護實施方法、微波源系統設計等進行了介紹和說明。據悉,微波介電加熱處理研發工作是對集裝箱進口原木等木質品蟲害處理工藝的創新,高度契合國家倡導“質量、創新、環保”主題,也是切實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及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具體舉措和加快培育國家進口貿易創新示范項目的具體行動。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王德強表示,該項目建設啟動后,將繼續通過檢、研、企三方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科技生產力的作用,實現政策引導、技術公關、企業應用的高度融合,將微波介電加熱原木檢疫處理項目建成我國檢疫除害處理領域的科技創新示范項目,引領行業發展,推動大連港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有效服務于地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