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規范名:東京黃檀;
學名:Dalbergia tonkinensis;
市場俗名:越南黃花梨
中文規范名:降香黃檀;
學名:Dalbergia odorifera;
市場俗名:海南黃花梨
黃花梨、黃花梨,如今的市場上人人皆談黃花梨。非洲黃花梨(刺猬紫檀)、大葉黃花梨(鵲腎木)、越南黃花梨(東京黃檀)等各種“黃花梨”種類繁多,但最“正宗”的黃花梨當屬海南黃花梨。它的心材呈現金黃色至紅紫褐色,并常帶有顯著的黑色條紋,結構甚細,富含苦橙油醇而具有顯著的辛香氣味。
關于海南黃花梨這一名稱,在王世襄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的用材篇中認為“花梨木”一詞最早見于唐代陳藏器所編書籍《本草拾遺》:“櫚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宋、明至清代的記載中亦多稱“花梨”、“花櫚”、“花黎”,并被時人認為位列于海南文木之首,具有與降真香(降真香藤所陳結的香料)相似等特點。
而其學名,經過植物學家們的鑒定和分類,最終定為Dalbergia odorifera,中文名降香黃檀,列入為香枝木類。這種樹木經筆者的實地考察后發現海南島全島均有分布,但以西南部諸縣較多。此外,據記載,降香黃檀天然分布區域也包括福建和浙江的少數地區,兩廣等地亦有引種。
過去由于降香黃檀樹木枝干小,所以在海南島不作為主要生產木材的樹種,但由于近二十年來的傳統家具熱潮不斷,降香黃檀的價格扶搖直上,并且不受經濟波動的影響,從九十年代的每市斤數元已經升至目前的數千元甚至數萬元。海南當地居民所使用的花梨木器具也基本被收購。
由于海南黃花梨的大熱,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有來自越南的類似于海南花梨的木種出現在國內木材市場并用于傳統家具制造。這種木材出產自越南和老撾,其心材的花紋、氣味和木材學特征與海南花梨木相似,亦列入香枝木類。分辨兩者的區別,通常需要從業人員現場憑經驗加以識別。
關于對這種木材所對應的樹種,國內一直存在疑議,但是經過實地考察后,已經確信其樹種為東京黃檀,又有名稱越南黃檀,學名Dalbergia tonkinensis,越南當地稱這種木材為紅色的年代久遠木。
東京黃檀在越南從北到南均有分布,由于中國的大量需求,也已經導致盜伐嚴重,現存較大的樹體可見于中部廣平省的峰芽者邦國家公園。在越南南方的廣義省巴德鎮附近,村民大量砍伐這種樹木,并連根拔起,引發山體侵蝕;以東京黃檀制成的農具、木屋建筑材、樓梯扶手全都被拆下變賣,甚至有將殮裝先人遺體的棺材刨出賣掉的事例;在西原地區的昆嵩省,對黃花梨木材的需求使得大量房屋被拆卸,導致當地傳統建筑風格逐步消失。
據記載,東京黃檀亦見于中國海南島三亞,陵水等地,但是由于在當地采集到的木材特征不符合香枝木特點,故最近新修訂的紅木國家標準未將這一樹種列入其中。但近年來,東京黃檀的木材售價也是十分驚人,即使在原產地,每公斤的價格也已經高達數百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