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絕大多數(shù)的鋸材都采用先進的機械強度分類法,如:計算機視覺測量法、固有頻率測量法,X光檢測法和超聲波測量等。傳統(tǒng)的機械強度分類方法是把鋸木件彎折,根據(jù)彈性模量得出鋸材的強度等級。鋸材也可以通過目測分類法對進行強度分類,鋸材的枝節(jié)數(shù)量、位置、質(zhì)量,裂縫、扭曲和缺陷等問題均可以通過視覺進行測量。另外,鋸材的年輪厚度也需要進行檢測。
歐盟EN338標準對軟木強度等級的規(guī)定如下表所示。強度等級C14-C30可通過機械或者目測分類法進行分類,而C35-C50只能使用機械分類法。
歐盟EN338標準的強度等級 | |
所有強度等級 |
C14, C16, C18, C20, C22, C24, C27, C30, C35, C40, C45, C50 |
芬蘭常見的強度等級 |
C18, C24, C30, C35, C40 |
INST142是北歐統(tǒng)一標準,它規(guī)定軟木鋸材可通過目測分類法對強度進行分類(如表格所示),INSTA142強度等級符合歐盟EN338標準,并與C-強度等級相對應。
INSTA142標準的強度等級 | |
所有強度等級 |
T0, T1, T2, T3 |
與EN338對應等級 |
T0 = C14, T1 = C18, T2 = C24, T3 = C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