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紅木市場遇“冷”的情況下,曾有專家就預言會有一大批中小企業將要面臨破產的危險,如今這個預言似乎得到了印證。近月來,各地有關紅木企業欠薪拍賣、欠債被法院起訴的媒體報道此起彼伏,前不久,蘇州一企業因欠員工薪資百萬拍賣紅酸枝家具的消息引起了過萬網友的圍觀,然拍賣價格不盡如人意,其中最貴的沙發13件套起拍價也僅為34.4萬,紅木市場的萎靡程度可見一斑。
在有中國古典家具之都之稱的莆田仙游,生意冷清,門庭冷落也成為眾多紅木展廳的常態,一些知名企業憑借固有的消費群體或廣闊的銷售渠道還能保持企業的正常運營,而小微企業就境況甚危了。據悉,盡管一些紅木企業打著“賤賣出售”、“清倉出貨”的旗號,但在“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下,收效并不理想,許多客戶往往也是只看不買。
“很多小企業關門,都自稱是待行情好的時候再出山,實際上他們已經因資金短缺破產了,而且可以說負債累累?!币晃粯I內人士透露。經記者調查,不少小微企業確實已經在上演“逃難記”,然而大量的逃債現象也已經引起了莆田市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次他們似乎在“劫”難逃。
據了解,為了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銀行資金的良性循環,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金融辦等將聯合各縣(區)政府在全市范圍內大力開展打擊紅木企業“逃廢債”專項活動。屆時由有關部門指定專門的責人領導和聯絡員,實行定人定責制度,一旦發現企業出現失聯、逃匿等現象時立即通報,以期在最快的速度下依法對這些紅木企業做出處罰。
此次活動展開必定會給一些小微企業帶來緊張感,但選擇逃避債務,將自身的危機轉嫁給金融行業不僅是違法行為,也是不誠信的表現,而在現代社會,缺失誠信的企業在未來也必定走不長久。
又訊:記者昨日從市金融辦獲悉,為進一步優化我市金融生態環境, 防范金融風險, 確保銀行信貸資金良性循環,從即日起至年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擊防范企業“逃廢債”專項行動。為加強對打擊防范 “逃廢債”的組織、指揮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由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金融辦、市銀監局、各銀行金融機構分別指定責任領導和聯絡員,實行定人、定責。
轄區內出現企業主失聯、 隱匿或 “跑路” 等涉嫌逃廢銀行債務的突發情況時, 各相關單位應及時報案, 立即啟動應急機制, 加強溝通、協調配合、 快速處置。
通過建立打擊防范 “逃廢債”應急處置工作機制, 形成政府領導、部門聯動、 綜合整治、 良性互動的工作格局, 做到 “快速反應、 特事特辦”, 及時依法處置金融風險突發事件, 遏制企業主向銀行貸款后故意逃匿現象的蔓延, 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記者 林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