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為木中之王的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非數百年不能成材,資源的稀缺讓其貴比黃金。隨著小葉紫檀的熱絡與稀缺,紅木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檀木”,有些雖然與小葉紫檀同科,但價值卻差之甚遠。許多經銷商往往利用木材的些許相似度,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希望沾紫檀的光來招攬顧客。
這些常見冒牌貨有:紅檀、綠檀、黃檀、東非黑黃檀以及大葉紫檀等。盡管這些木材都帶有一個“檀”字,但其實并不是小葉紫檀,有的甚至不屬于紅木,只不過是尋常的雜木,毫無收藏價值可言。
對于以上幾種常見冒牌貨,消費者只要對小葉紫檀多加了解,仔細辨別還是不難分出真假的。然而,市場上最近出現的一種名叫“血檀”的木材,其板材特征(如顏色、牛毛紋)與小葉紫檀極為相似,其真假難辨度竟然連不少資深紅木收藏家都瞠目結舌。
血檀的來源及特征
主要產地:非洲贊比亞
血檀,即指雞血紫檀,是紫檀木中的一種,也有稱之為牛血紫檀的,主要產于非洲贊比亞等國家。
典型特征是木紋較清晰,剖面上紫色中帶有大面積血色斑條,許多時候如手抹狀,呈無規則分布。這種紫檀在剛剛剖開木料之時,血狀分布及色澤赫然顯現,觀者無不唏噓。
目前,廣東市場血檀木好料報價為6-10萬元/噸。(實際贊比亞發貨為12000元/噸)
常見冒充方式:因板材切剖面相似度極高,容易迷惑買家,不法商家則將其摻雜在小葉紫檀家具中一同出售,從而騙取高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