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晶彪:謝謝陳總。關于綠色板材,我們希望能看到這一天,就是SGS對綠色板材的認證能達到國際互認。關于綠色板材這一塊,中國人造板流通聯盟會長中國綠色家居環境技術工作委員會李洪帆要給我們做他的演講,綠色家居材料的市場影響力和標準認證趨勢。有請李主任。
有關綠色家居材料我以前講過一些,但是一年過去了,有了一些變化,一些標準有了長足的進展。而且得到了在座很多企業積極的支持。其實我們這個標準,包括大亞、科勒、圣象、索非亞這些業內從材料到家居制造的大型企業的廣泛的參與。包括消協的參與。其實它是具有廣泛性,而且是征求了很多專家的意見的。所以這個是一種趨勢。剛剛陳博士也講了,其實跟國際比較,我們雖然某一些方面是走在前面的。但是與國際上嚴格的認證標準,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過去的標準,都是我們做完了標準之后,往往就束之高閣,沒有做推廣和認證。包括市場監管,包括做消費觀的教育。這個做得比較少。包括國際上知名的認證,認證做了很多,但是消費者不知道怎么用它。所以這個對于企業來說不是很公平。我們這次綠色家居材料的評價標準,已經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我就用一個數據來距離,一個月之前,綠色標準,在百度的連接上已經達到了九百萬連接。現在搞不好已經上千萬了。一個標準能得到這么廣泛的轉載、鏈接的話,在國內也是少有的。
我今天講一下這個綠色家居的發展趨勢,簡單說一下,為什么做這個標準,霧霾,過去只有北京,現在上海華南各地都難以幸免。霧霾是無處不在的。室內比室外更麻煩。因為室內的家居建材的不規范,帶來了多一重的危害。雖然有這個危害,但是我覺得能找到比治理大氣環境更有效的方法,而且是現在可以解決的。而且是與我們的個人與我們每一個人相當關切的。所以它也使得這個標準能得到這么廣泛的認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個也是有利有弊。而且發家了也是相當重視的。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有一個方法。而這個方法一定要符合國際大的趨勢,而且要符合客觀公正,而且要符合可追訴這個原則。所以我們推出了綠建材的認證,就是幫助消費者實現綠色家居夢想。因為綠色產興起。往往很多企業自己吹自己是綠色。而且通過送檢,把好的產品送去檢測,不好的產品不去檢測。來逃避國家的監管。現在送檢的比較多,有一些局限性。另外國家監管也不嚴。對于日本、德國的一些標準也不了解是怎么回事。我們綠居材用了一個比較容易了解的名詞,使得消費者容易辨識。通過這一些我們為消費者構建了多重保險,為消費者實現綠色家居夢的實現而努力。日本的F四形的標準,在十年前已經成為強制性的標準。我們的標準到現在才出臺,而且只是一個推薦性標準,有什么理由說我們的標準臺嚴格太苛刻了呢?無而且這個體系借助了第三方的認證。為什么要選擇一些國際先進的機構來做審核呢?就是剛剛陳博士說了。就是我們想爭取跟國際互認。還有一點,這些機構注重自己的信譽,有一套嚴格的認證方法。不像國家的一些機構,標準都是拿錢買的。包括在座的企業也講,李會長能不能給我們做一下。我說那不行,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要有國際機構的參與來做的。這種機構某種意義上使我們建立了一種新的秩序。因為過去是大家自己說,現在有多個單位參與。有一套嚴格的體系。這樣才能使真正綠色的企業脫穎而出,有差異化。使得自己的綠色產品真正能被消費者所接受。而且這里面還可以為消費者帶來一種附加價值。這個認證趨勢不僅僅符合國際趨勢,也得到政府部認可,包括現在工信部和住建部推出了綠色建材成為國家的戰略。這個是一種趨勢。包括商務部提出的綠色消費,這個都符合大趨勢。而且最近李克強總理又專門提出了專門針對霧霾的治理。而且我們這個綠色建材,它不僅僅是關心消費者,而且通過資深體系的構建,可以推動我們板式家具人造板的發展。因為人造板最大的問題。應該說符合我們國家的資源的供給和消費者需求。但是它帶來最大的問題是要用膠來建設。推動了森林的覆蓋。我們達成了一點,就是通過可持續的森林的發展,來綠化整個大的環境。剛剛說了一下這個標準,跟國際國內比較的話,我們想跟國際接軌。而且我們也是想通過這種國際機構的參與,最后得到國際的互認。因為我們通過人造板產品,出口的份額差不多到50%。到歐美國家應該有20%以上的產品。為什么我們要遵守別人的標準,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標準達到國際的互認。我們會跟這些機構探討互認的問題。
這個標識,它是一個很容易被消費者清晰的認識的。通過廠家的產品名稱和規格,包括它的環保指標,其實已經給企業增加了它自己的一個許諾,對消費者的許諾和責任。因為過去的標準,是綠色的環保的,沒有具體的指標,也沒有清晰的標識。這個消費者很容易認清楚,消費者可以自由的選擇,而且可以追溯。這樣消費者很容易辨識。我們在制造商向經銷商推薦的時候,我們在中間產品上,也可以很明確的貼這個標識,甚至終端產品上,北京衛視的報道,已經有產品貼我們的標識。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整個文件體系有幾十個。就是非常嚴肅非常認證的做這件事情。這樣就是說綠居材我們只是做源頭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不在整個供應鏈上構建一個供應鏈,這個最后也會夭折的。所以我們通過綠居材的認證,要求上游的原材料要符合我們的綠色規范。而最后傳遞到家居企業,要進行綠色采購。最后才能成為綠色家居。有了綠色家居。我們精裝房是不是可以做到了?這個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一些工作。所以我們目前在做的綠色家居,健康住宅,整個鏈條的體系。
這個體系,通過這個就是說,因為在日本,我們這里面參考了F4星的標準,它不僅僅提出了一個材料的標準,而且在室內,因為不同等級的材料標準,它是有使用量的規范。這個是我們在指定的更進一步的標準體系。這個是我們通過工信部來申請的。通過這個,我們一樣在室內進行分級的體系。下面就是說我們一個標準叫室內裝飾裝修環境要求。不僅僅是綠居材,還包括我們的綠色家居,在室內,整個室內空間里面,整個材料和產品的環境要求,這個標準已經出來了。我們還在做一個綠色精裝房包括空氣質量的測定包括規范。當然這個標準,我們是在現有的標準整合出來。而且建立一個自己的分級體系。由于這么一個嚴謹的體系。我們得到了眾多媒體的報道和傳播。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能達到九百萬鏈接的很重要的原因。包括北京衛視,包括新華網、搜房等等。這個是超百家媒體的報道,轉載就更多了。主要媒體大家可以看到,科技時報幾乎拿了半板來報道我們這個體系。還有成都商報,題目是裝修降污染請用綠建材。因為媒體對于我們這個體系有信心,才敢做這么大量的報道,我們就是用這種消費觀的得到機制來為綠居材贏得更大一個市場。其中我們是通過裝修公司和房地產商,我們目前已經跟房地產商建立這么一個戰略合作關系。已經在啟動這么一個模式。我們在跟成都交大房產,按照我們這個體系進去,選擇材料,然后做裝修。我們在做這個樣板的過程當中,也是在完善我們實施標準的過程。我們已經在做一個樣板房了。因為今后消費觀更多的是買精裝房,用精裝房調動房產商。我們也在做另外的活動,在成都,消協和成都商報,開展了一個環保板材地板的比較試驗活動,活動抽檢結果已經出來了。我們準備在3月8號公布這個報道,作為3.15的主要活動。在315我們把成都富森美、轟鳴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商場調動起來,向消費者推動綠色消費理念。我們會編輯一個綠色家居建材消費的指導手冊。這個是我們去年開始跟成都商報在做的一個消費者的指導的活動。會在大賣場進行廣泛散發。同時消協會跟我們一起,與消費者一起維權。
通過這一些我們想跟大家說的就是,我們這個體系,聯合了國際,最權威的檢測機構,也聯合了國內的產業鏈上的各大企業,也得到了各個部委的支持,我們做出了這個體系。而且最終得到了消費者,尤其是媒體和消費者聯合的全力支持。所以未來這個市場會是突發性的增長。其實我們原來在北京在成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后來我發現,廣州的企業是最積極的?,F在廣州已經有十幾家企業在向我們申請。三月份之后我們會配合廣東的企業,把廣東優秀的比如說索非亞、紅蘋果、維尚這些大企業聚到一起,共同向消費者推進家居的綠色消費。另外祥盛(音)在跟我們做了一個產品之后,在廣東得到了維尚的支持。要訂購他五萬平米的產品。昨天建國在跟我說,是一個什么機構,也是一個公共項目要買材料的時候,就要找可靠的。這里面說明了什么呢?消費者和下游已經覺得誠信體系不可靠了。它一定要尋找一個可靠的誠信體系。而我們的綠居材就是要在消費者、供應商、材料商質檢構建一個信任體系構建一個保證體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