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琳報道:據海關統計,2013內蒙古自治區木材進口總量900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3.1%,占同期我國木材進口總量的13%,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9個百分點;其中原木進口476.5萬立方米,減少9.7%,鋸材進口423.5萬立方米,增加5.6%。同期進口木材價值13.8億美元,下降8%;其中原木6.3億美元,下降14.9%,板材7.5億美元,下降1.3%。受俄羅斯聯邦木材出口的政策性調整,內蒙古自治區木材進口結構呈現原木減少鋸材增加的態勢。
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木材進口主要特點:
(一)原木和板材進口均價一并下跌。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原木進口均價每立方米132.6美元,下跌5.5%,板材進口均價每立方米177.6美元,下跌6.7%。
(二)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占居絕對主導地位。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木材882萬立方米,減少3.9%,占同期(下同)自治區木材進口總量的98%;其中原木邊貿進口463.1萬立方米,減少10.7%,板材418.9萬立方米,增加5%。
(三)私營企業為進口主力軍。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私營企業進口木材887.4萬立方米,減少3.6%,占98.6%;其中原木465.8萬立方米,減少10.5%,板材421.6萬立方米,增加5.3%。
(四)幾乎全部來自俄羅斯聯邦。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自俄羅斯聯邦進口木材899.2萬立方米,減少3.1%,占99.9%;其中原木475.7萬立方米,減少9.9%,板材423.5萬立方米,增加5.8%。
內蒙古木材進口結構性變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俄羅斯聯邦限制原木出口,鼓勵發展板材出口政策促使內蒙古自治區進口俄羅斯聯邦原木減少,板材增加,進口木材發生結構性變化。2006 年俄羅斯經貿部起草了政府決議的草案,大幅度的提高了原木的出口關稅。
最重要的是這份草案幾乎涉及到全部針葉林原木的出口。根據俄羅斯森工企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在 2000 年到 2004 年期間俄羅斯木材的出口數量增長了一倍以上,2005 年比 2004 年增加一成,2006 年上半年同樣保持了一成的木材高出口增速。如此高的木材出口增長速度令俄羅斯政府方面感到擔憂,政府要求俄羅斯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扼制瘋狂增長的原木出口,鼓勵木材生產、出口企業在俄羅斯境內投資木材深加工,發展俄羅斯自己的木材加工業。此草案已于 2007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開始實施。根據此草案的具體內容,俄羅斯出口原木的關稅稅率將每年上漲30%,到2010 年時,從價稅部分將上漲2 倍,達到20%;從量稅將上漲5 倍,達到每立方米不少于24 歐元的新水平,從而在木材出口價格上限制原木出口。
提高俄羅斯木材商的抗風險能力的三大策略:
值得關注的是,內蒙古自治區木材進口企業以中小私營企業為主,集中度不高,抗風險能力較弱,這給內蒙古自治區木材進口規模帶來一定的影響。內蒙古自治區對俄木材進口過程中,主要依靠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的規模小,資金實力有限,在公司流動資金范圍內發展對俄木材進口,雖可以帶來一定效益,但是一旦無法收到木材,又無法向俄羅斯方面索賠時,中小企業往往會遭受巨大沖擊。正因為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弱,銀行往往不愿給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或者需要企業交納相當數額的保證金才肯貸款,使得中小企業發展擴大顯得十分艱難。而規模上的不經濟又成為中小規模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弊端。
為此建議:一是抓住俄羅斯鼓勵鋸材出口的政策變化,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與俄成立合資企業,在俄境內采伐加工后進行“企業內貿易”,以降低木材進口成本,促進內蒙古自治區木材加工業的發展;二是加強企業聯合,增強抗風險能力,構建內蒙古區域木材企業聯盟,規范木材進口企業進口程序,加強行業自律,以提高單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三是把握住俄羅斯木材出口、加工的發展動向,及時調整進口策略,規避風險,保障內蒙古自治區對俄羅斯木材進口貿易的穩步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