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每年一度的冬運木材生產,已在森工各林業區陸續開始。安全、質量和價格等因素,成為2013年冬運木材生產的關鍵。
據了解,2013年是天保二期達到限額采伐的第一年,森工全系目標伐木材89.4萬立方米,實現產值7億元。由于部分水毀工程尚未徹底修復,再加上接連而至的大暴雪,對今冬的木材生產工作勢必造成影響。就此,省森工總局相關主管部門提出了具體要求。省森工總局安全生產局有關負責人說:“第一,切實加強伐區管理,嚴格執行伐區管理制度;第二,加大清林力度,清林跟上采伐,隨采隨清;第三,切實抓好效益造材,實現效益最大化,要珍惜現有采伐限額資源,在效益造材上下功夫,精良細造;第四,切實抓好清選清歸,向商品化要效益;第五,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第六,加大監督檢尺力度。”
自冬運木材生產開始,鶴北林業局貯木場負責安全的韓吉成每天早上都要和安全股人員深入到生產一線督促、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對查出的安全隱患立即處理。今冬木材生產前,鶴北林業局投入16萬元,對各種機械設備、電器線路進行了更新和更換,清除了多年來木材生產遺留下來的安全隱患。鶴北林業局貯木場副場長劉玉彬告訴筆者,今年我們不僅對冬運木材生產設備機具進行了改造,還及時調整了生產方式和工資定額,使一線職工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貯木場工人佟明忠說,場里給我們調整了工資定額,我們的收入都比較高,一定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
柴河林業局則緊緊抓住木材產銷“牛鼻子”,實行全過程質量效益化管理,由計劃、常規式調林向全方位、訂單式、精品式調整。還全面推行多渠道、多形式、多樹種、多品種競價銷售。在2013年首次冬季木材競價銷售會上,13種規格、6大品種、14870立方米的原木一經報出,160多位木材客商幾番競價使平均每立方米的木材增值達140多元,通過現場競價,柴河林業局木材銷售總增值近200萬元。據了解,今冬木材生產期間,省森工總局還將成立由生產、紀委、資源、宣傳等部門組成的督導組,深入林區,檢查指導各地的木材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