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紫檀品質好,產量稀缺,升值潛力很大,具有長久投資優勢。下面一些傍“紫檀”名字的木料因產地廣,品質劣于紫檀,存世量大,升值潛力極小。
大葉紫檀中的“金星”
一是“大葉紫檀”,即盧氏黑黃檀,產于馬達加斯加,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中國曾被認為是檀香紫檀,包括一些木材專家和文物專家,后來隨著大量使用,對木性逐漸了解,在原產國幫助下最終還其本來面目。它在木性品質上都不如小葉紫檀:小葉紫檀與水密度比為1:1.3,大葉紫檀只有1:1.05;小葉紫檀開料后呈橘紅色,有檀香味,氧化后變深褐色,最后成紫色,形成包漿后不易掉色。大葉紫檀屬于黑酸枝,開料后有酸味,呈深紅色,不易形成包漿,時間長會變黃、泛白。小葉紫檀好料每噸近200萬元,大葉紫檀則20萬元左右。
闊變豆木
二是闊變豆,主要產于墨西哥南部、巴西、特立尼達等地,鋸解開后在陽光下變成紫黑色,與紫檀木外觀相近,容易混淆。可以將這兩種木材分別放入小燒杯,紫檀木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有淡藍色熒光,闊變豆沒有熒光。闊變豆與水的密度比為1:0.85~1:1.17,也小于紫檀。
非洲紫檀
三是“紅花梨”,又稱非洲紫檀,主要產于非洲的尼日利亞、喀麥隆、扎伊爾、剛果等國。開料后顏色鮮紅,氧化后磚紅色。密度與水相比只有1:0.8,不沉水,有牛毛紋但很粗,紋理疏松,目前價格每噸4000元左右。
科檀
四是科特迪瓦紫檀業內簡稱“科檀”,產于科特迪瓦和多哥,學名雙雄蘇木,蘇木屬。它也和紫檀沒任何關系,而且不屬于紅木國標樹種。密度與水之比在1:1.05左右,開料后無檀香味,油脂少,初呈淺紅色,時間久后會變色發黃。目前價格在每噸1至2萬元之間。
(責任編輯:黃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