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報道
時下紅木市場熱鬧非凡,廣大消費者對紅木制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大部分人徒有熱情,卻不具備對紅木制品質量優劣的甄別能力和對其藝術價值的欣賞能力。《指南》的出現不僅有利于廣大消費者選購紅木制品,而且對紅木制品的生產和市場培育亦有裨益。
隨著國家對經濟的調控,紅木市場面臨重新洗牌,優勝劣汰已成定局。但從長遠看,紅木原料生長緩慢,優質紅木原料越來越稀缺;工匠稀缺且處于斷層階段,行業內用工供需矛盾加大,技術人才流動大,人工費用上漲;紅木制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是具有實用性、藝術性、保值性和增值性的商品;隨著我國經濟和文化產業發展以及傳統文化的興起,人們對文化藝術的不斷追求,這些因素都會促使紅木制品消費需求大幅增加,其價格不斷攀升。這就要求消費者在選購紅木制品時更加成熟和理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紅木制品的藝術風格悄然發生著變化,但不變的是消費者對于紅木制品的青睞。遲誠 攝
紅木制品具有獨特的制作工藝,工匠精湛的手藝和對紅木文化的深刻理解決定著紅木制品的市場價值。遲誠 攝
紅木制品的收藏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明代、清代、民國時期及之前制作的有一定文物收藏價值的紅木制品。由于這些紅木制品年代久遠、歷史跨度大,鑒定要從制作年代、產地、歷史傳承、材質和工藝水平等諸多方面進行。現在古舊木制品市場繁榮,高仿家具等紅木制品的制作水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收藏和投資這類古舊紅木制品要更加謹慎。二是現代紅木制品。現代紅木制品實用功能強、造型美觀。當今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不同于以往,也無需一味模仿明清樣式。只要是新時代的紅木精品,屬注重開發紅木制品的藝術價值的,此類紅木制品同樣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根據紅木市場消費者投訴內容分析,紅木制品生產過程中一些不良因素造成了質量問題。消費者在選購紅木制品時應對木材干燥、制作工藝和樹種假冒給予足夠的重視。
消費者在選購紅木制品時還需注意,一要了解紅木分類,查看紅木材質特征,關注紅木原料產地及紅木制品制作產地信息;二要關注其造型是否優美、整體比例是否均衡、線條是否流暢等;三要慎重對待紅木制品的價格,在購買之前應多做比較;四要選擇可靠的品牌和商家,購買紅木制品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知名品牌和注重誠信的賣場;五要在購買時與賣方簽訂紅木制品正規銷售合同,應標明是否為全紅木制品、原料屬于哪一類紅木,并向賣方索要產品保證文件。
紅木制品交易中出現糾紛時,消費者應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此才能減少消費者的損失,還能助推市場的規范發展。
我國持續快速發展的經濟環境為傳承與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紅木資源稀缺且短期內不可再生,加之紅木制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性和實用性,傳統文化內涵濃郁,保值、增值的效用穩定而顯著,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青睞。隨著紅木市場的不斷規范,紅木知識的廣泛普及以及大眾品鑒意識和維權意識的逐漸增強,紅木消費者會變得更加理性,紅木市場會變得更加成熟,消費者只有用紅木的相關知識武裝自己,在選購紅木制品時才不會輕易“觸雷”。
原標題:紅木消費防“觸雷”——《中國紅木消費指南》解讀
(責任編輯:黃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