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紅木》標準中的紫檀,是生長于印度南部的檀香紫檀,成才慢,加之受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目前資源奇缺。
1. 國家《紅木》標準中紫檀類只有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 一種。其心材導管中含有紅色樹膠和紅色紫檀素。有人稱為金星紫檀。實際上“金星”之見與否,與心材的形成時間、鋸切的部位有關。因生長條件影響樹木細胞的生長,而形成的交錯、扭曲紋理,有人藉此稱為牛毛紋紫檀。實質上都是檀香紫檀。
2. 檀香紫檀的產地。檀香紫檀的產地眾說紛紜,經多方查實,其產地僅在印度南部。據Commercial timbers of India第396頁記載,具體地點是古德柏(Cuddaph)地區,分為東部和西部,也見于北阿科特縣(North Aroth)和南卡努爾(South Kurnool forests)。Parker認為是南達庫爾克(Coorg,印度南部一舊邦名)和邁索爾(Mysore)。Beddome認為在北達龍達里河(Godavari)。總的來說,檀香紫檀產于北緯20°東經80°(古德柏),北緯15°和東經89°,北緯11°56′—15°50′和東經78°03′—81°01′。
3. 檀香紫檀原產地的自然環境。海拔為150—1000m,平均氣溫13—37℃,年降水量為350—1350mm。多生于干旱多巖石的丘陵山地,其年均增長1.25—1.90cm。在西陳家拉邦7年生樹高5—7m,胸徑25—28 cm;生長較好者,7—8年后高可達7—9 m,胸徑35—40 cm;優勢木高可達8—14 m,胸徑70—86 cm,通常18—20年可形成心材。
4. 檀香紫檀隸屬蝶形花科(Fabaceae),在國家《紅木》標準中與花梨類同隸紫檀屬(Pterocarpus),但兩者無論在材色、氣味、花紋和木材構造、木材材性等方面都有不同。
5. 現時檀香紫檀木材不但價格高,而且貨少。究其原因,是CLTES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中已將其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非經產材國批準,很難出口。不但現在貨源短缺,早在清代已有苗頭出現。田家青在《清代家具》中介紹,“從查閱清宮的資料來看,到乾隆去世時,紫禁城皇家造辦處大致上做了不下二千件紫檀家具;宮中的紫檀已所剩無幾,自此之后,基本無再動用,直到光緒帝親政和大婚時,才使用了一批來修繕和制作家具。最后余料,有兩種傳說:一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全部用盡,另一說是袁世凱稱帝時用盡。”總的來說,紫檀木的來源是很困難的,應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再次提醒紅木愛好者,對市面上的現貨要特別注意其真偽。
(中國木材網·新聞信息中心)